卖出套期保值案例分析

2020-03-31 0:28 套期保值基础 期货哥

卖出套期保值概述:

卖出保值一般适用于上游生产企业和农作物种植者,例如钢厂对其生产的螺纹钢、热卷等保值;冶炼厂对其生产的电解铜、铝锭、铅锭、镍板等保值;化工厂对其生产的甲醇、尿素、乙二醇、PTA、塑料等保值;榨油厂对其生产的豆油、豆粕、菜油、菜粕等保值;棉花、大豆、苹果、红枣、水稻等种植户对其所种植的农作物保值等等,凡产成品为期货或其相关品种的企业与农户均适用卖出保值。

卖出保值与买入保值依据的都是对后市行情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预判,不同的是对后世看好则买入保值,对后世看空则卖出保值。所以卖出保值同样带有一定的投机性。

卖出套期保值案例:

国内某大型铜冶炼厂,拥有自己的铜矿山,其原料铜矿一部分外购,价格随行就市,不稳定。另一部分自供,成本稳定,通过财务测算,某年度自供矿生产的电解铜年度销售均价控制在48000上方可完成全年利润目标。上半年铜价一直走低,半年度利润目标未能实现,但从下半年开始,铜价触底反弹,从45000的底部一路攀高,到8月底,铜价已来到53000上方,而全年度的销售均价也慢慢攀升到48000的年度利润目标线。企业分析认为,铜价经过两个月的拉升,短期或已见顶,在当前价格水平锁定剩下4个月的销售价已铁定超额完成全年利润目标。于是,企业决策将未来4个月自给矿能生产的8万吨电解铜在期货上卖出保值。参照合约相近原则,在09~12月每个合约建仓4000手即2万吨,建仓均价52500左右。

由于铜是市场上最成熟的期货品种之一,市场已普遍采用“盘面点价+升贴水”的定价模式,且该冶炼厂与其客户绝大部分都是签订全年固定的一个升贴水。为了方便计算,我们姑且认为,企业自给矿生产的电解铜供应给客户的升贴水就是升60元/吨,期货卖出建仓均价就是52500,客户每次点价,企业同步在期货上平仓同等数量的头寸。如此,我们可以算出这8万吨的实际销售均价就是52500+60=52560元/吨。为什么这么说,我们看下表计算:

卖出套期保值表.png

从上表可以看出,企业只要确定了期货建仓价(加权均价)和升贴水,后市不管行情如何变化,客户在哪个价位点价,其现货实际售价就是期货建仓价+升贴水。再假设企业每个月自给矿的产量都是2万吨,前8个月的销售均价就是48000,那么我们也就不难算出企业全年的销售均价为:

(48000*8+52560*4)/12=49520,超额1520元/吨完成全年利润目标,超额完成利润1520*2万*12≈3.65亿元。

本案例所列举数字都是近似数字,逻辑计算结果是在近似数字基础上得出,目的在于将案例说透并容易理解。后文类同。

卖出套期保值案例分析:

期货亏损是否保值失败?

从上文的案例来看,企业通过卖出保值锁定利润,使得超额完成全年度利润目标,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。但如果我们纵深分析一下,大家或许要持怀疑态度。首先,我必须告诉大家,企业的这轮操作,期货账户实际亏损约1.2个亿!主要是后面的行情走势并未如企业所料的53000附近已见顶,除9月份短暂的回调后,又再度延续震荡上扬走势,到年底行情上涨至57300附近。企业最终的年度统计报表显示自给矿所产电解铜年度销售均价是5万出点头,也就是说企业最终超出预算均价2000多点,按24万吨/年的产量计算,超额完成利润4.8亿多,因做了期货保值,实际超额利润3.65亿,差额部分刚好是期货损失的1.2个亿左右。

那么,是不是因为期货账户亏损我们就转而认为套保失败了呢?当然不是!我们之前已一再强调过,套保是将期货和现货结合起来的事,不是单纯的只看期货,但很多人对套期保值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只看期货层面,期货盈利了就是成功,期货亏损了就是失败,这种认识无疑将保值带进了投机的泥潭。实体企业的经营之道是什么?利润为王!利润是企业的血液。企业不要经常大失血,然后又大输血,最好是拥有稳定的造血功能,源源不断地给机体稳定输血,这样才能基业长青,不断成长。所以说实体企业是典型的风险厌恶者,他们希望获得高额利润,但更希望有稳定的利润输出,一旦有可观的利润在眼前,能满足甚至超出理想范畴,肯定要立即出手抓住,而不会再等待未来有获得更高利润的可能。

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节目,是说挑战者回答对了主持人的若干个题目后,获得了一台空调的奖品。这时,主持人问挑战者:“你还愿意继续挑战吗?如果不挑战的话,空调拿回家。如果继续挑战,再回答正确两道题,你将得到双飞美国七日游的机会,但只要回答错误一道题,你将什么也得不到,空调也会失去。”这个节目就相当于卖出保值的命题。如果挑战者选择不挑战就相当于做了保值,锁定一台空调的利润;如果选择挑战就相当于不保值,那么主持人的两道问题都能答对,就相当于行情上涨,企业获得了更多利润;但答错一题呢?则相当于行情下跌,企业痛失已到手的利润。在节目里,大多数挑战者会选择挑战,这也是人感性认知的体现,当然,双飞美国七日游至少要两万,一台空调价值不过5千左右,收益风险比较高且明确,挑战者也愿意去冒这个险,如果不继续挑战奖品是1.5匹空调,挑战成功是2匹空调,那么我想绝大部分挑战者都不会去挑战了。其实做期货很多人也都是感性的,喜欢冒风险,但我们也一再强调做期货要理性认识风险,因为做期货不像挑战节目,收益是风险是已知的,且收益远远大于风险;而期货的收益和风险是未知的,孰大孰小也不确定,那么在既定利润面前,如果不保值,你不知道未来到底能涨多少,会跌多少,所以理性的操作一定是保值,锁住利润。因此,从理性管理的层面来说,案例企业选择高位锁定利润是完全正确且非常有必要的选择,他们不会也不应为少赚1.2亿而后悔。

卖出保值的交割问题。

在上面卖出保值的案例里,我未再提到交割,可能大家很奇怪,卖出保值不是要把货交割给交易所吗?有这种疑问其实并不奇怪,因为我们在最初接触和了解期货时,接受到的培训都是套期保值的功能最终通过交割来实现,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区,就是做套期保值一定要交割。我在跟很多产业客户尤其是新上市品种的产业客户交流期货时,他们最关心的就是交割,甚至跟我说在期货上卖出保值,要等到交割资金才能回笼,这不划算。可见他们对套期保值还不是完全理解。交割是期货实现套期保值功能的终极方法,但不是必需方法,恰恰相反,99%以上的套保头寸都是通过平仓了结,只有1%甚至可能都不到的套保头寸最终进入交割。

我们在讲买入保值时说到,企业是采用交割还是平仓方式来了结头寸,完全取决于哪种方式更加利己,两权相利取其重。案例企业之所以不选择交割,原因有四:其一,那一年四季度铜需求非常旺盛,推动了行情不断走高,以至于到年底都还淡季不淡。现货需求好推高了升水,也就是基差走强,企业做卖出保值,基差走强对自己大为有利,所以他们没必要去交割;其次,卖出交割虽是主动交割,但涉及到运输、仓储、检验、制单等诸多流程及费用,流程复杂,费用高昂,如不是现货大幅贴水的情况下,企业很少愿意去做卖出交割;第三,就是有客户担心的会影响资金回笼,交割要到交割后资金才能回笼,而采用期货平仓了结,是在卖出现货的同时期货平仓,与正常的现货买卖没有区别,不影响资金回笼。最后,案例企业是铜冶炼厂,行业内已形成非常成熟的基差点价确定现货销售价格的模式,企业每天对外只报升贴水,所以他们对市场上每天升贴水的走势往往能起到引领作用。

综上所述,如同买入保值企业选择交割的依据是基差走强,做卖出保值后选择交割的依据则是基差走弱,但也不代表基差走弱了企业就会交割,还要看走弱的程度能否覆盖交割的成本;纵使能覆盖成本还要看资金回笼的快慢,如果资金回笼时间晚于现货销售那也不行。如果说基差是天时,交割成本是地利,资金是人和,必须天时、地利、人和都具备,企业才会选择交割。

说到资金,企业还有个思路,就是采用融资的方式,把资金的成本算入到交割成本内,如基差走弱的程度足够大,企业既想提前回笼资金,又不想放弃基差收益,即可以通过现货质押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,等到资金宽裕,或解除质押,或直接委托资金方代交割均可。这种业务现在在有色、黑色、农产品等行业已广泛开展,各大期货公司的风险子公司均作为资金方,针对其客户开展此项业务,行业内称之为“托盘业务”,有“将套保盘委托给它人代为管理”之意。此项业务可解决企业做卖出保值时的资金占用问题,当然,也只是辅助作用,主要还是平仓卖现货。而企业如果给下游客户有账期的前提下,资金回笼还不如交割快,这样的企业反倒乐于做交割,毕竟交割的资金回笼是定死的,有交易所背书,说不晚于哪一天到账就不晚于哪一天,没有违约风险。此外,企业有库存,市场消化不了,可以把交易所当成一个销货渠道,这时也会采用交割,能100%保证销货。


发表评论: